銷售熱線
13001551980
電子郵箱
support@datongmingye.com
公司地址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北海路2321號6號樓2-1108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推動經濟一體化、貿易全球化的重要載體,打破了國家的界線,正在引起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
眼下,中國外貿的紅利在逐漸消失,外貿摩擦越來越頻繁,傳統外貿出口增長乏力。如果想要繼續發展就得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價格,拉近與國外消費者的距離,日漸發展起來的跨境電子商務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渠道。
今年6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9.4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增長了0.8%,而進口則下降了17.2%。
值得留意的是,這已經是進口數字連續第5個月呈現兩位數的負增長。外界分析,內需趨向疲弱以及主要進口商品價格下跌,使得進口狀況連續幾個月未能改善。
不過,就在進口狀況尤其不佳的大環境下,跨境電商的進口業務卻表現亮眼。5月2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海關方面透露,今年1至4月,上海海關受理跨境電商進口直購訂單量已超去年全年,達6.37萬票,較去年全年增加0.79萬票。
而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針對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提出了四大舉措,提出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擴大消費、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升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等。
有專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時表示,發展跨境電商可以避免傳統外貿方式的弊端,無疑有助于提振外貿,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內需市場的發展。
在政府力推“互聯網+外貿”的外貿發展新思路下,跨境電商的發展是否正迎來春天?
跨境電商政策利多
上海海關目前創新了“行郵稅擔保實時驗放”模式,將跨境電商涉稅訂單通關時間從過去的24小時提速至“讀秒”時代
今年以來,跨境電商便一直政策利好不斷。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4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擴大口岸開放,提升對外開放水平;5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提出加強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推動電子商務走出去。
而4月底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政府明確提出要在6月底前開展部分進口商品降低關稅的試點,預計包括化妝品、服裝等熱門日用品的關稅都可能下降。
海關方面,海關總署5月公告稱,自5月15日起,海關對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監管要做到“全年無休日、貨到海關監管場所24小時內辦結海關手續”。
以上海海關為例,《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到,上海海關目前創新了“行郵稅擔保實時驗放”模式,將跨境電商涉稅訂單通關時間從過去的24小時提速至“讀秒”時代。此外,海關也支持跨境電商訂購商品到港后集中批量備案,從而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
上述一系列政策面的利好經過累積,近期在資本市場頻頻釋放能量。就在6月10日國務院進一步針對跨境電商發展提出具體舉措后,資本市場的反應頗為積極。6月11日滬深兩市貿易服務板塊表現強勁,部分股票漲停,多只股票漲幅超過5%。
對于跨境電商的發展前景,業內人士頗為看好。阿里巴巴跨境電商研究中心與埃森哲最新聯合發布的全球跨境B2C電商趨勢報告也稱,近年來,全球B2C電商市場增長迅速,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近15%的年均增速,交易規模則將從2014年的1.6萬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3.4萬億美元。
電商發力跨境業務
跨境電商業務起步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在傳統外貿年均增長放緩至10%以下時,跨境電商近年卻維持著30%的高增長
國內跨境電商業務的大發展始自2012年2月,當年,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等地成為首批試點城市。而到了2015年,試點城市累計達到15個。
相比于傳統的外貿方式,跨境電商業務起步晚,但發展速度較快。有數據顯示,在傳統外貿年均增長放緩至10%以下時,跨境電商近年卻維持著30%的高增長。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2.3萬億元,同比增長31.5%,占當年全國進出口貿易額的9.5%。
高增長的動力來自于哪?海通證券分析師此前曾表示,由于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旺盛需求,目前各大電商正在加速布局海外進口市場。其中,天貓國際、京東海外購均已相繼上線,而亞馬遜也以上海自貿區為入口,引進了全球產品線。在目前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跨境電商服務有望催生新一批互聯網新貴。
跨境通公司是上海自貿區內最早從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配套服務的企業之一,這家企業成立于2013年9月,定位于在互聯網上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國外優質商品導購和交易服務,同時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進口提供基于上海口岸的一體化通關服務。
跨境通公司市場部主管吳夢青近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成立一年多來,公司業務量相比成立初有了很大提升,但她坦承:“與京東、1號店等電商的海外購業務規模相比,數量上肯定達不到他們的數量級。”
大型電商的加入,成了近兩年跨境電商業務發展的重要推力。今年5月,上海海關的統計顯示,以知名電商企業為龍頭,電商的規模效應正逐步顯現。上海海關稱,2014年8月美國亞馬遜入駐以來,進口直購訂單突破10萬票,占同期關區直購進口訂單量的98.1%。今年1至4月,上海海關受理跨境電商進口直購訂單量已超去年全年,達6.37萬票,較去年全年增加0.79萬票,總貨值1727.98萬元。
吳夢青表示,跨境通的業務目前只針對上海口岸,與亞馬遜等大型電商在戰略目標上存在一定差異。而作為一個平臺,跨境通的模式也有所不同,不像亞馬遜等電商擁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和銷售體系。
據她介紹,今年跨境通將進一步加大線上線下推廣力度。“作為自貿區的試點項目,跨境通在上海是第一家,今后如果業務量能夠做大,會向全國其他地區推廣。”吳夢青說。
助外貿增長方式轉變
跨境電商和傳統的貿易方式不同,參與方的屬性也不同。他認為政府重點推動跨境電商,是為了解決2008年以來傳統貿易方式面臨的困境
企業積極布局跨境電商,無疑與政策的放開有著密切關系。而政府密集出臺跨境電商發展促進政策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對外貿發展的思路轉變。對此,多位專家在受訪時均認為,跨境電商的發展,可以突破傳統貿易方式的瓶頸,是今后的一個可取的方向。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移動商務專家咨詢委常務副主任王汝林此前表示,跨境貿易是改革外貿生產方式、提振外貿的重要舉措,可以解決傳統消費造成的消費回流的問題,打通消費渠道,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
復旦大學全球投資與貿易研究中心主任袁堂軍認為,跨境電商和傳統的貿易方式不同,參與方的屬性也不同。他認為政府重點推動跨境電商,是為了解決2008年以來傳統貿易方式面臨的困境。
“我國長期以來出口驅動的模式是B2B(企業對企業),零件出口、進口,這做得很好,但過去10年,這一模式受到國際局勢的變動影響,處于萎縮狀態,這會淘汰一批傳統型的貿易企業。”袁堂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此外,現在國內對海外消費品的需求大幅增加,比如化妝品、奶粉等,發展跨境電商對我們的進口方式也會是很大的轉變。”
他觀察,政府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仍然傾向于解決2008年以來受到沖擊的傳統B2B外貿方式的問題,換言之,重點在于“出口”。“在15個試點城市中,只有一半左右是做進口的跨境電商。”袁堂軍說。
《國際金融報》記者也發現,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推出的跨境電商發展新舉措中,政策明顯向“出口”傾斜。比如優化通關流程,對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商品簡化歸類,實施經營主體和商品備案管理,對進出口商品采取集中申報、查驗、放行和24小時收單等便利措施。此外,還提出落實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同時也鼓勵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通過海外倉、體驗店等拓展營銷渠道,培育自有品牌和自建平臺。
不過,這次會議同樣也強調,要合理增加消費品進口,促進外貿提速放量增效。
政策仍有待細化落實
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一個綜合服務平臺將電商和政府相關部門有機連接,使得整個跨境電商的過程全部電子化、自動化、流程化
對于跨境電商來自政策面的連連利好,外界普遍看好,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政策仍有待細化落實。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柴躍廷教授此前曾表示,其曾經對國內跨境電商企業做過調查,發現政府部門在通關、商檢、結匯、退稅等各方面的試點,距離真正實現還有距離。
“今天的跨境電商,不管是大的電商平臺,小的電商平臺,一個基本的現狀就是,圍繞日用品的小賣家、小買家比較熱鬧,但是真正做國際貿易的大買家、大賣家在觀望。”柴躍廷認為,國內跨境電商的境內外通道仍然沒有完全打通,服務體系的建設也還沒有到位。
他認為,跨境電商的發展需要一個綜合服務平臺將電商和政府相關部門有機連接,使得整個跨境電商的過程全部電子化、自動化、流程化。
“應該達到什么效果呢?對于進出口企業來說,只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國際貿易活動,就如同進行國內貿易一樣,背后的通關、商檢、結匯、退繳稅完全透明化。”柴躍廷說。
他認為,只有徹底打通境內與境外兩個通道,實現雙邊或者多邊綜合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才能真正使得跨境電商進入大發展時期。
關注公眾平臺
銷售熱線:13001551980
電子郵箱:support@datongmingye.com
公司地址: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北海路2321號6號樓2-1108
我們將隨時為您獻上真誠的服務。